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English
中國科學院
北京分院
首頁
概況
機構
科研隊伍
科研成果
研究生
博士后
院地合作
國際交流
創新文化
科學傳播
黨群園地
信息公開
網上博展館
圖片庫
視頻庫
傳媒掃描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圖片新聞
質子加速器高性能雙Spoke超導腔研制成功
高能所與故宮博物院簽訂戰略框架協議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國際顧問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懷柔召開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傳媒掃描
2022年
·
【人民日報】“慧眼”衛星再次刷新直接測量宇宙最強磁場紀錄
(2022.07.06)
·
【科技日報】慧眼衛星刷新宇宙天體磁場直接測量最強紀錄
(2022.07.06)
·
【中國日報網】“慧眼”衛星再次刷新直接測量宇宙最強磁場紀錄
(2022.07.06)
·
【新華社客戶端】“慧眼”衛星再次刷新直接測量宇宙最強磁場紀錄
(2022.07.06)
·
【中國新聞網】中國“慧眼”衛星再次刷新直接測量宇宙最強磁...
(2022.07.06)
2021年
·
【朝聞天下】履職一年間·全國政協委員張新民 強化基礎研究 ...
(2022.02.25)
·
【中新網】北京譜儀實驗完成粒子物理學重要物理量R值高精度測量
(2022.02.16)
·
【科技日報】只要實驗不停止 他們就沒有節假日
(2022.02.15)
·
【中國青年報】愛因斯坦又對了!中國大科學裝置驗證相對論時...
(2022.02.11)
·
【天目新聞】中國LHAASO最新實驗驗證愛因斯坦相對論時空對稱...
(2022.02.11)
2020年
·
【中新網】中國“極目”衛星首次發布天體爆發事件探測結果
(2021.01.21)
·
【深圳特區報】地下700米深處建造世界最大中微子探測器 江門...
(2021.01.18)
·
【新華社客戶端】投入科學運行!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
(2021.01.07)
·
【科學網】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主要科學設施投入運行
(2021.01.06)
·
【中國新聞網】中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
(2021.01.06)
2019年
·
【科技日報】謝家麟:八十高齡譜寫“創新四部曲”
(2019.12.27)
·
【新華社】中國建造超大玻璃球求解“幽靈粒子”之謎
(2019.12.27)
·
【中國報道】中微子研究,向著未來奔跑
(2019.12.25)
·
【人民政協報】誓做巨變的創造者——全國政協委員高杰講述留...
(2019.12.25)
·
【新華社】捷克科學家:eXTP項目是中捷科技合作的典范
(2019.12.10)
2018年
·
【廣東新聞聯播】我們都是追夢人:為國爭光 奮斗不止
(2019.01.02)
·
【新聞直播間】創新跨越2018 瞄準微觀粒子 基礎前沿科學再發力
(2019.01.02)
·
【中國科學報】“東莞是我們第二個家”
(2018.12.13)
·
【經濟日報】探尋粒子的奇妙世界
(2018.12.04)
·
【網易新聞】王貽芳:想做科學領先國家,必須有專用大科學裝置
(2018.12.07)
2017年
·
【解放日報】張雙南:仰望星空才有未來
(2017.12.29)
·
【科技日報】“國安杯”2017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解讀
(2017.12.29)
·
【中國科學報】獨領風騷 摘橙果累累
(2017.12.29)
·
【中國科學報】院士呼吁盡早建設散裂中子源二期譜儀
(2017.12.27)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高能所與中山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7.12.26)
2016年
·
【光明日報】阿里計劃:從原初引力波中探尋宇宙起源
(2016.12.19)
·
【中國科學報】“阿里”啟動
(2016.12.19)
·
【科技日報】站在雪域高原,傾聽宇宙第一聲啼哭
(2016.12.19)
·
【文匯報】我國原初引力波探測“阿里項目”昨天啟動
(2016.12.19)
·
【中新社】中國建成啟動首條高量子效率的20吋新型光電倍增管
(2016.11.28)
2015年
·
【科技日報】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叩擊微觀世界大門
(2015.12.28)
·
【南方日報】為爭項目主導權 舌戰美方十余人
(2015.12.18)
·
【中國科學報】江門中微子實驗邁出最關鍵一步
(2015.12.17)
·
【科技日報】江門中微子實驗關鍵技術攻克
(2015.12.17)
·
【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位博士后陳和生:完...
(2015.12.07)
2014年
·
【中國科學報】揭開“上帝”的面紗
(2014.12.25)
·
【光明日報】張雙南:空間天文學——亟待補上的短板
(2014.12.23)
·
【中國科學報】“尋蹤”暗物質
(2014.12.21)
·
【科技日報】交叉研究或將揭開宇宙線起源之謎
(2014.12.21)
·
【中國科學報】聚焦“一三五”
(2014.12.16)
2013年
·
【中國科學報】北京譜儀發現四夸克物質位列榜首
(2014.01.02)
·
【中新社】北京譜儀發現四夸克物質入選2013年物理學重要成果
(2014.01.01)
·
【光明日報】四夸克物質Zc(3900)入選物理學重要成果
(2014.01.01)
·
【科技日報】四夸克物質入選2013年物理學重要成果
(2014.01.01)
·
【歐洲時報】法國海歸高杰:我時刻都在為回國準備著
(2013.12.19)
2012年
·
【人民日報】大亞灣中微子實驗成果世界矚目
(2012.12.29)
·
【人民日報海外版】大亞灣中微子實驗或代表學科未來
(2012.12.29)
·
【光明日報】大亞灣中微子實驗成果入選《科學》年度十大突破
(2012.12.26)
·
【中國科學報】《科學》評出2012年十大突破
(2012.12.25)
·
【中國新聞社】大亞灣中微子實驗成果入選《科學》年度十大突破
(2012.12.25)
2011年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暫未發現"希格斯"粒子蹤跡
(2011.12.23)
·
冼鼎昌院士:我國亟須啟動高能光源建設
(2011.12.12)
·
中微子疑案懸而未決
(2011.11.30)
·
文匯報:又一架“超級顯微鏡”
(2011.11.22)
·
中外科學家探討南極暗能量探測大計
(2011.11.16)
2010年
·
中美合作:以高能物理為媒——對外科技合作系列(之三)(科學...
(2009.01.02)
·
CCTV朝聞天下:低成本健康領域也有高端醫療成果
(2010.11.19)
·
納米藥物研發:在前行中突破(中國醫藥報)
(2010.10.08)
·
大科學裝置“強壯”我國創新能力(科技日報)
(2010.09.25)
·
被對手“逼”出來的國際領先水平(科技日報)
(2010.04.12)
2009年
·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圓滿完成(光明日報)
(2009.09.10)
·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圓滿完成(中新社)
(2009.09.10)
·
歷時5年耗資6.4億元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完成(人民日...
(2009.09.10)
·
何澤慧先生的風格(科學時報)
(2009.09.10)
·
我永遠的老師何澤慧先生(科學時報)
(2009.09.10)
2008年
·
我國首次用CT復原古人類腦 科學家稱柳江人腦具有少數原始特征
(2008.07.16)
·
健康快樂,從身邊開始
(2008.06.18)
·
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員高杰:我國需把握大科學工程主動權
(2008.03.20)
·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亮度達到改造前的10倍
(2008.02.19)
·
極高能宇宙射線究竟來自何處——“《科學》雜志2007年科學研...
(2008.01.17)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備案序號:京ICP備05002790號-1
文保網安備案號:110402500050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郵編:100049 電話:86-10-88235008 Email:ihep@ihep.ac.cn
宝贝真紧再浪点水真多bl